首页 | 学校概况 | 机构设置 | 党建工作 | 规章制度 | 新闻中心 | 教学研究 | 文明校园 | 文明单位 | 招生就业 | 语言文字工作 | 网络文明传播 | 专题栏目 
站内搜索:
   
 
 组织管理 
 职工用语用字 
 学生用语用字 
 宣传推广 
 语文知识 
 
  语文知识    

遵路始思真

2017年09月18日 20:37 来源:未知 作者:毛新宇 点击:[]

刘国正先生说:“改革语文教学,关键在一个活字,”教师要教的活脱,学生要学得活泼,语文就有了生动性,生命力。“作者思有路,遵路始思真;作者胸有境,入境始与亲”。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抓住作者的思路,使教路、学路和文路和谐统一,同步进行,达到“入境始与亲”呢?我在教学《白杨》一文时做了尝试。

  《白杨》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,作者借生长在大戈壁上的白杨礼赞了在新疆扎根落户的边疆建设者。借物喻人就成为本课教学之重点。因此,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,懂得借物喻人的写法也就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。为了完成这一目标,第一:我引导学生重点理解爸爸介绍白杨那段话的含义。第二:我抓课文中的联系点,即白杨品格和爸爸的心愿。小学生学习《白杨》一文的学路一般是:先充分感知白杨高大挺秀的特点,再深入理解白杨笔直高大、生命力强、坚强不屈的特性,最后领悟爸爸借白杨表白扎根边疆、建设边疆的志向,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像白杨一样在边疆扎根成长的崇高精神。

  “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是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辩证统一。”如何在《白杨》一文的教学中把文与道的关系处理好呢?“讲课情为先,共融才感人。”教学时,创设悦目、悦耳、悦心的情境,激发学生的共鸣,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情感得到陶冶,思想得到升华。力求让学生在《白杨》一文学习中既提高语文能力,又得到精神感化。

  多媒体辅助的教学能给学生创设悦目、悦耳、悦心的情境,吸引学生尽快入境。教学时,在学生面前展示了一幅茫茫的沙漠图画:画面辽阔,色彩灰黄,地上沙丘起伏,空中风沙迷蒙。伴以教师传情的描述:“茫茫的大沙漠上没有山,没有水,也没有人烟,有的只是满地的黄沙。风沙一起,遮天蔽日,一片浑黄,分不清哪里是天,哪里是地。这便是茫茫的大戈壁。”直观的图画,形象的描绘,一下子把学生带到那人迹罕至的大戈壁,为深入理解课文作了铺垫。

 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恰当运用,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。如,本节课中“白杨树象征着建设边疆、扎根边疆的建设者”,这一部分内容课文中没有直接描写,而这部分内容不仅是课文的重点,也是难点。我引导学生探求“孩子们所不知道的”,并用电教媒体介绍边疆建设者当年垦荒的场面,使学生从形象的直观中领悟到“白杨与建设者”之间的联系。同时,展现了今日新疆的繁荣景象。鲜明的对比,更富现实教育意义。电教媒体切实为教学服务,使教学难点迎刃而解。整节课,抓住核心问题,辐射全篇,体现了整体性原则。但在学习白杨特点时,我却忽略了,没有从整体入手,而是一句句的入手,让学生分别了解白杨树的三个特点,回到整体爸爸介绍白杨的一段话,体会白杨的直、生命力强、坚强的特点。在播放建设者建设边疆的画面时,我如果能配合画面插入一段教师的激情导语,相信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,更能产生情感的共鸣。怎样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首位,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,更值得我深思。

 

关闭

 首页 | 学校概况 | 机构设置 | 党建工作 | 规章制度 | 新闻中心 | 教学研究 | 文明校园 | 文明单位 | 招生就业 | 语言文字工作 | 网络文明传播 | 专题栏目 
Copyright 2009-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: 365bet亚洲版网址
地址:濮阳市老城国庆路和工业路交叉口
邮编:457000 电话:(0393)8981078 邮箱: 783834479@qq.com QQ: 783834479